走进历代名医名著馆
(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)
1、先秦时期(公元2146年-221年)约1925年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18种
最具代表性的专著2种
1、《黄帝内经》
2、《难经》
最具代表性的专著2种
1、《黄帝内经》
2、《难经》
主要名医:
扁鹊:创四珍,察病情,提出辩证施治。
伊尹:创汤饮,调五味,形成医药汤剂。
医和:创阴、阳、风、雨、晦、明、六气(即“六淫”致病),六气太过,可引起不同疾病。
扁鹊:创四珍,察病情,提出辩证施治。
伊尹:创汤饮,调五味,形成医药汤剂。
医和:创阴、阳、风、雨、晦、明、六气(即“六淫”致病),六气太过,可引起不同疾病。
2、两汉时期(公元前221年-公元220年)约440年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29种
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3种: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重要文献。
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3种: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重要文献。
主要名医:
华 佗:制麻沸、创体操五禽、创新传医学。 张仲景:编理法、论伤寒、成就方药体系。
淳于意:倡医案、立医规、建立临床医档。 张 氏:创道教、重修炼、行气服食崇长生。
董 奉:创杏林文化 , 施药救人 众 医:撰《本草》、集大成、发展方剂学说。
华 佗:制麻沸、创体操五禽、创新传医学。 张仲景:编理法、论伤寒、成就方药体系。
淳于意:倡医案、立医规、建立临床医档。 张 氏:创道教、重修炼、行气服食崇长生。
董 奉:创杏林文化 , 施药救人 众 医:撰《本草》、集大成、发展方剂学说。
3、魏晋南北朝(公元220年-581年)约361年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25种,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:《脉经》、《针炙甲乙经》、《肘后备急方》、《雷公炮炙论》、 《本草经集注》等重要文献。
主要名医:
王叔和:著《脉经》、述脉理、总结脉学理论 皇甫谧:弘灵枢、著《针炙》、丰富经负疗法。 葛洪:撰《肘后》,论天 花、介导预防养生。 雷敩:创中药炮制、增药性、减毒性、提疗效。 陶弘景:注《本草》、聚新药、首创药物分类等约9人。
王叔和:著《脉经》、述脉理、总结脉学理论 皇甫谧:弘灵枢、著《针炙》、丰富经负疗法。 葛洪:撰《肘后》,论天 花、介导预防养生。 雷敩:创中药炮制、增药性、减毒性、提疗效。 陶弘景:注《本草》、聚新药、首创药物分类等约9人。
4、隋唐五代十国(公元581年-960年)约379年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66种,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:由官方首次编订:唐修《本草》、颁《药典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诸 病源候论》、《新修本草》、《千金翼方》、《食疗本草》、《本草拾遗》、《外台秘要》、《黄帝内经素问》等重要文献。
主要名医:
孙思邈:著《千金方》、补化裁,倡导“大医精诚”。
陆羽
王冰
孟诜:撰《食疗本草》问世,阐述药食同源。
苏敬
王焘:蔺道人,昝殷,韩保升等约8人。
孙思邈:著《千金方》、补化裁,倡导“大医精诚”。
陆羽
王冰
孟诜:撰《食疗本草》问世,阐述药食同源。
苏敬
王焘:蔺道人,昝殷,韩保升等约8人。
5、宋元(公元960年-1368年)约408年
政府设药局、施医政、医学教育兴起。考证校勘医典,成果丰,发展方书药学。创临证各科,立派系,针炙铜人国宝。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334种,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:《太平圣惠方》、《铜人腧穴针炙图经》、《苏沈良方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、《圣济总录》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、《普济本事方》、《注解伤寒论》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、《儒门事亲》、《妇人大全良方》、《洗冤录》《内外伤辨惑论》、《脾胃论》、《济生方》、《外科精要》、《活幼书》、《世医得效方》、《格致余论》、《医学户源》、等重要文献。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334种,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:《太平圣惠方》、《铜人腧穴针炙图经》、《苏沈良方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、《圣济总录》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、《普济本事方》、《注解伤寒论》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、《儒门事亲》、《妇人大全良方》、《洗冤录》《内外伤辨惑论》、《脾胃论》、《济生方》、《外科精要》、《活幼书》、《世医得效方》、《格致余论》、《医学户源》、等重要文献。
主要名医:
朱丹溪:创滋阴学派,著《丹溪心法》。
钱乙:儿科鼻祖,著《小儿药药证直诀》。
宋慈:著《洗冤集录》法医学之父。
刘元素:金元四大家之一,著《河间六书》,《河间十书》。
王惟一、许叔徽、成天乙、张杲、张从正、陈自明、李杲、朱震享、滑寿等46人。
朱丹溪:创滋阴学派,著《丹溪心法》。
钱乙:儿科鼻祖,著《小儿药药证直诀》。
宋慈:著《洗冤集录》法医学之父。
刘元素:金元四大家之一,著《河间六书》,《河间十书》。
王惟一、许叔徽、成天乙、张杲、张从正、陈自明、李杲、朱震享、滑寿等46人。
6、明朝(公元1368年-1644年)约276年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1048种,最具代表性的专著《本草纲目》、《针灸聚英》、《名医类案》、《医学纲目》、《医学入门》、《针炙大成》、《证治准绝》、《寿世保元》、《外科正宗》、《类经》、《景岳全书》、《温疫论》等重要文献。
主要名医:
李时珍,著《本草纲目》,载药18920种,医药发展,世界首部药学巨著。
李时珍,著《本草纲目》,载药18920种,医药发展,世界首部药学巨著。
张景岳、王肯堂等。
7、清朝(公元1644年-1911年)约267年
这一时期有关中医药文献书籍6575种最具有代表性专著:《审视瑶函》、《伤寒来苏集》、《医方集解》、《本草备要》、《伤寒贯珠集》、《医学心悟》、《医学宋金鉴》、《串雅》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、《医学三字经》、《傅青主女科》、《医门捧喝》、《医林改错》、《中西汇通医书五种》、《时病论》、《温热论》、《温病条辨》、《温热经纬》、《温热逢源》等重要文献64种
主要名医:
叶天士、王清任、赵学敏、傅仁宇、柯琴、张志聪、汪昂、赵献可、尤在泾、吴 禅、徐大椿、吴鞠通、陈修园、傅 山、付青立、王孟英、雷 丰、唐宗、柳宝治等63人。
叶天士、王清任、赵学敏、傅仁宇、柯琴、张志聪、汪昂、赵献可、尤在泾、吴 禅、徐大椿、吴鞠通、陈修园、傅 山、付青立、王孟英、雷 丰、唐宗、柳宝治等63人。